对各种小程序/客户端的一点看法

其实是接前作的(x)


如果是2010年代生人的话,大概是不会知道网址是什么东西了吧。

想当年(印象里)某些广告中还会有类似于

请登陆我们的官方网站,三达不溜点XX点炕

这种广告语。
事实上,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这东西在比较早期的互联网就已经出现了(据Wikipedia介绍是1994年)。这部分我没发言权,毕竟那个时候组成我的C可能还分散在空气中的CO2里呢(

早期互联网在基于浏览器的基础上(就是我们熟悉的网络聊天室,IE统治浏览器市场那个年代),输入URL并不是一件少见的事情。因此,在域名出现之后,抢注短小精悍,寓意美好,便于记忆的域名一度成为过热潮(甚至还有抢注域名投资的)。之后是博客的热潮。部落格,这词曾经是网络用语,流行词汇啊(战术后仰)。
后来,塞班和早期安卓出现了,同时产生了WAP网页的概念(记得前前一阵子的“手机淘宝WAP版关闭强制切换触屏版”那事吧)。这个时期,上网冲浪仍然没有离开浏览器的领域,在手机上,当年最流行的是Opera(印象里…来源请求),它适配各种非智能系统,功能强大。
再后来,乔帮主改变了手机。于是各种智能机迅速发展,与之对应的软件生态也迅速发展。独立APP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浏览器。
说到手机啊,就不得不提一下用户交互模式。手机的交互模式和传统的键鼠大不相同,这就给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当年的黑莓(还有部分Nokia)就保留了全键盘,或者其他更多选择方向键的。然而,人们发现在小小手机上全键盘打字并非轻松愉快的事情(于是出现了九宫格神教hhh),特别是触摸屏虚拟键盘。而手机它能触摸啊!那为什么不做触摸的交互设计呢?于是,手机app开始脱离网页的发展轨道,自成一套设计风格。
时间到了近几年。触摸交互模式本来是一种为了提高效率改进体验的东西,然而在一群资本家的摆弄底下,成了坑害用户的手段。
你是否曾遇到过这种情况?

  • 百毒贴吧,打开客户端查看评论
  • 百毒。请使用百毒APP打开,不然不让搜,不停弹出对话框
    题外话,手机浏览器UA/header访问百毒,第一条推荐新闻一定是一手遮天有关的XD,而电脑不会
  • 逼乎,请选择在何处继续浏览(逼乎客户端 or 逼乎客户端 XD)
  • WX/QQ内嵌小程序。以阿B小程序为例,如果账号不是绑定QQ的登录多烦,关键是转不出去,还不给你源网址,转发之后,也是得小程序打开,形成一个垄断闭环(里评论:TX这的确有种“坑的就是你们不懂”的感觉)。即使你想出去,唯一的途径是“APP中打开”,你想用浏览器?门都没有

是不是一个成熟的支持ES10,AJAX,html5,CSS……的现代浏览器不配浏览你们的网站了?据我所知,某些懒惰的APP甚至是一个WebView了事,浏览体验能比chrome好?(x

当然不是。客户端的存在,都是套路。

客户端能干什么?

  • 关联启动,开机启动,后台服务,守护进程
  • 推送通知。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啦(战术后仰。可以通过与软件无关的用户关心的内容来引诱用户在非使用时段打开app(比如缺德地图,老缺德了,根据你所在地记录推送当地相关新闻);可以定时推送广告;更可以通过标题党推送通知(比如某宁易狗,推送“你购买的XX商品已发货”实际根本没买过就是广告,或者“恭喜获得XXX资格”,还有“你预约的XXX开抢了”实际根本没预约过)引诱用户。
  • 内置广告。这里面套路就更多了。下图中点击哪个是正确的?(战术后仰
  • 权限获取。最严重的是相册权限和存储权限。这两个因为实际功能很可能也会用到,所以完全无法判断是否滥用了权限。我把你相册全部enumerate一遍全传服务器上都是可以的,同样我也可以把你整个存储的东西扫描一遍。

小程序能干什么?

  • 形成用户闭环。特别地,对于阿里和TX的软件(支付婊,薇信,QQ)来说,巩固垄断地位。仍然以阿B小程序为例。比如,用户对其他内容(B站)的浏览,原先可能在浏览器或者app,现在在你软件里的小程序里浏览了。(毕竟投资人还是喜欢看你的用户粘度日均/月均使用时长的XD)
  • 剥夺最后一丝用户主动权。在这之前,应用内打开通常用的是应用内浏览器,并且会正经有“复制链接”按键,是可以转到外部浏览器的。但小程序那可是要遵守两家自己定的规范的,比如薇信的WXML。而自己定的规范意味着我可以没有对应的网页,所有内容只能在小程序里加载,同时拥有了所有控制权。(类比一下,听说过Google Analytics吧,大数据是怎么来的,那背后都是大公司基于垄断的数据采集啊)
  • 一切最终要达到的就是这种所有流量都从我这儿过的效果。

上面说的看起来很恶毒,这么搞还有人会用你的软件吗?
当然有。内容的外层包装一定要保证在用户的舒适区。比如,搞两个流行的东西,做个小程序,用户谁管你能不能获得网页网址外部浏览器,从众追潮流要紧,能应用内转发给别人就够了(想想支付婊为啥想做社交功能,眼馋这个大蛋糕啊)。
这里涉及到社会学问题。比如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跟一个非码农普通人说扫码,他想到的动作是什么?薇信扫码,或者支付婊扫码。你看,这里已经形成社会效应了(换句话说人们已经被洗脑了233),根本没有人知道扫码是解码获取URL再访问网页。形成这种效应之后,你甚至可以再更换内容标准,于是这样连没有形成效应的人也被迫接受,但这时他们的不满已经不能影响大局了。比如编码前明文是wx://artical.micromsg/bae20502c4e0bdd01ab93d502b4d6fe5737f9baec7c5d377ebac66657e38f6ef,只有他的客户端才能看懂是什么。这是19260817的sha256sum,你看出来了吗

现代人用客户端,已经全是点点点了。分享也是一键分享,唤起应用。或许是2010年代生人,是真的不会知道网址是什么东西了吧。
还是用熟悉的结语吧。

随着商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商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遍别越来越困难,生产经营者对商品的了解要比消费者多得多。
——高中政治课本必修一《经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题外章节。关于URL的消亡,还有一个东西起了推动作用——二维码。二维码就解决了手机键盘输入网址不方便的问题。比较好笑的是,现在很多人发给别人东西,喜欢分享二维码,而不是更方便的把链接发过去。接受方还得解码,获得的一样还是网址,何必呢,搁这加密通信是吧,我寻思二维码这也不加密啊,还把传输容量增加了几千倍呢。
其实二维码的真正使用场景是这些:

  1. 非数字化场合表示数字信息。比如传单,标签等印刷品,这些是很完美的应用。
  2. 想要从屏幕向终端设备传递信息时。比如群二维码放大屏幕上大家加群,这是很完美的应用。Chrome最近把显示网址二维码整合进官方功能里了,就是这种用途。
  3. 以图片形式存储信息。这本不是一般的应用,但二维码做美化加装饰之后做成数字名片性质的东西效果倒也是不错的。
    而现实是:
    (qq消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这里甚至还可以包含绕过审查的意图,即危险网址的明文链接会遭到屏蔽,采用图片二维码手段躲避屏蔽。但看看TX那个“网址不交钱?危险网站千万别访问”的样子,还是算了,审了起反效果,哎)